新闻外眼
我的位置: 主页  > 看资讯 > 新闻外眼
以歌声为媒 展和谐共鸣!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用“村歌”与“世界声音”对话
发布时间:2024-07-23 10:07
  |  
来源:侗乡网

DSC02561.jpg

 

  7月21日,在黔东南州黎平县,来自中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泰国、美国、意大利、波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合唱团纷纷走进侗乡,在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舞台上,以合唱的形式,以歌会友、用歌传情,演绎人文之美。

 

  上午,在世界上最大天生桥-黎平天生桥展演现场,各合唱团在有“亿年自然音乐厅”之称的桥洞下,用美妙的音符,传递着侗乡儿女民族情怀与世界胸襟互相交融的美好情怀,传递着对美好生活、对和平的向往;每个节目,从头至尾都伴随着观众的阵阵掌声。

 

BH9A3287.jpg

 

DSC02584.jpg

 

  “闭上眼好听,睁开眼好看。”

 

  这是“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天生桥现场给观众呈现的视听效果,在当晚举行的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开幕式上,又完美地定义了这句话。

 

  当晚20点,演出正式开始,光、电营造的氛围十分绚丽、唯美;各合唱团成员或热情似火、或温婉动人、或深情款款,大家用动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点燃现场的热情之火。新民族音乐《让世界听见黎平》、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等精彩节目等精彩曲目轮番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巧妙融合,奏响了音乐无国界的和谐共鸣。

 

DSC02593.jpg

 

  “尽管有些外语歌听不懂,但音乐是相通的,大家都因美妙的歌声而陶醉、感动。” 观演过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这是一场独具特色,而且能让大家回味无穷的演出。广东佛山游客陈梓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短短的晚会,同一个舞台,让我感受到了侗歌的魅力,也让我们中国的观众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音乐及他们对我们民族音乐的热爱,可以说美轮美奂。”

 

  天籁眷顾,神采奕奕。展演中,既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表演,又能感受到其中的新意,更赢得了各国来宾的嘉赞。

 

微信图片_20240722142622.jpg

舞台上,侗族大歌展演(石卫勇 摄)

微信图片_20240722143326.jpg

 

  “侗族大歌余音绕梁,那些美妙的歌声现在都一直还在我耳边回响”。来自泰国合唱团的张富王是第四代华侨,曾在福建华侨大学留过学的他对此次合唱之旅充满无限期待,他说,“泰国全国都知道贵州茅台,天生桥自然风光很美,演出也特别精彩;自从中泰两国互相免签后,泰国越来越多的朋友都想来中国玩。”

 

  “侗歌太令我惊讶了,侗族文化令人眼前一亮,跟大家相聚在这里很开心,大家用歌声交流,展美美与共,真是一次难忘的贵州之旅。”波兰合唱团队员Andrzej Cioska如是说。

 

BH9A3797.jpg

外国友人观看演出(吴光辉 摄)

 

  作为“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百节之乡”,黔东南州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非遗闻名遐迩。自2017年和2018年与国际合唱联盟成功合作举办两届“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暨国际合唱联盟“世界声音对话”以来,黔东南已成为全球音乐爱好者心中的胜地,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

 

  “今年的开幕式最大亮点就是,以肇兴侗寨自然田园风光作为舞台,让大家能感受到黎平和黔东南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黔东南州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国祥表示,本次民歌合唱节以“村歌与世界声音对话”为主题,将在黎平肇兴千户侗寨、黎平天生桥、镇远古城、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及凯里民族文化园等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的景区景点开展,旨在通过这一平台,展示黔东南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增进国内外音乐艺术爱好者的友谊,促进黔东南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722142608.jpg

 

  三天开唱、精彩不断、高潮迭起……7月19日至21日期间,2024年贵州百村歌唱大赛启动仪式、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暨2024年黎平县“村歌村晚”启动仪式、2024中国(黔东南)国际民歌合唱节启动仪式在黎平连续开幕,不仅为黔东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呈现出了令人难忘的视听盛宴,还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很震撼,不仅能与各国的朋友交流,还可以听到天籁的侗歌、看到精美的服饰和特色的建筑,很开心;特别是侗族大歌的唱法,值得学习,回去后,我们也想尝试一下这种唱法。”马来西亚槟城爱乐室内合唱团成员陈盈颖说。

 

DSC02421.jpg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黔东南州聚焦文旅发展,积极探索融合路径,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文化价值,在文旅项目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文创产品供给、文化旅游业态以及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非遗+”等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多样化的全域旅游新业态,千方百计为游客带来多元文旅体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依托本土特色和非遗资源,推出“苗疆非遗研学主题体验走廊”和“百里侗寨非遗主题体验走廊”两条精品路线,推动“非遗+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提升旅游附加值。

 

DSC02626.jpg

 

  “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体育”“非遗+演艺”“非遗+产业”“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乡村振兴”……如今,从非遗旅游的热度、大众参与的广度,到非遗产业化的发展温度,种种迹象表明、黔东南的非遗正出圈出彩。

 

  如今,不管是“村BA”现场、 “村超”赛场、还是“村歌”舞台,黔东南的非遗都会一次又一次绽放光彩;畅游苗乡侗寨、感受民俗体验、见证非遗精粹,已是各地游客到黔东南州体验的首选,也是增强国内游客文化自信和拓宽海外游客视野的生动课堂。

 

BH9A4081.jpg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州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项78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8项307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9项417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8名、省级非遗传承人170名、州级非遗传承人394人。

 

  “让‘村歌’和世界声音对话,用歌声去传递友谊、去传播文化、去创造美好。”开幕式上,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光杰表示,黔东南是一个用歌声传唱一切、用舞蹈展示一切、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希望通过音乐这一跨越国界的语言,不断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为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