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要闻
我的位置: 主页  > 看资讯 > 党政要闻
求是杂志:多彩新路越走越宽广
发布时间:2021-09-16 00:00
  |  
来源:侗乡网
        贵州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省份。初秋时节,调研组行走贵州大地,处处绿水青山,交通四通八达,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美丽如画,人民幸福和谐,全面小康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洋溢在脸上、流淌于心间。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多彩贵州书写的“千年之变”,生动诠释全面小康“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写下暖人心房的注释。
       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贵州曾经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2012年,全省贫困发生率为26.8%,贫困人口还有923万,88个县(市、区)中有66个国家级贫困县,83个县有扶贫开发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各族人民,多次到贵州考察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贵州已经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专门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在贵州当选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参加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殷切叮嘱贵州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又一次殷切叮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总书记为贵州各族人民群众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举全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对贵州发生的历史性、深层次变化,总书记赞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位于乌江源头的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曾经是一个贫困发生率超过60%的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化屋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交通扶贫、文化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的有效实施,整村脱了贫,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化屋村山青、水绿、村美、人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图为2021年7月24日拍摄的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小康是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便捷。”在铜仁市江口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唐秀宁三年前举家搬到了凯德街道梵瑞社区集中安置点,他自豪地说,“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不仅住进了水电齐全的套房,还成了真正的新市民,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小学。”
       “小康是秋天的果实挂满枝头,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茶源街道的八月瓜种植基地,120亩八月瓜进入采摘旺季,负责人杨斌说,“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特色产业,预计今年采收10万斤左右,产值近100万元。”
       “小康是越来越多的黔货走出大山,农产品品牌越来越亮!”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贵州快递物流园,中通快递集团贵州省管理中心网络管理部经理林建刚说:“每天进出港快件分拣处理量达200万件,我们见证、参与了贵州物流业助力‘黔货出山’的快速发展历程。”
       “全面小康我们没有落下!”贵州各族群众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黔山秀水间,激荡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强音。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苗绣商店内,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饰品琳琅满目;扶贫车间里,工人飞针走线,忙着赶制订单。化屋村的苗族人口占到了96.7%,几乎家家户户都擅长苗绣手艺。作为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苗绣做工精细、工艺复杂,被称为藏在深山里的“高级定制”。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考察,看望脱贫后的乡亲们,“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总书记还勉励大家,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我当时就在现场,听到总书记为我们的苗绣‘点赞’,心里暖暖的。我们会下决心把这项技艺发展好,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回忆起总书记调研时的场景,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负责人尤华忠仍难掩内心的兴奋,“这是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必须要做大做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六盘水有三宝,春茶、刺梨、猕猴桃。”深藏在贵州大山之中的野生刺梨,是珍贵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被誉为“维C之王”。然而,野生刺梨果味道酸涩,其价值长期被忽视,在鲜果市场无法占据一席之地。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六盘水刺梨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在科技引领下,一批带动性、引领性较强的重点加工企业,研发生产出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果酒、茶、果脯、刺梨干等10余种刺梨产品。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与贵州大学、贵阳学院等院校签订产品合作研发协议,持续进行新型产品开发。目前,公司已取得相关业内自主研发专利14项,其他专利20余项,产品销售已覆盖全国170多个城市。”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礼平说。
深藏在贵州大山之中的野生刺梨,是珍贵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被誉为“维C之王”。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贵州研发生产出多种刺梨产品。曾经长在深山无人问津的野果子闯出了大市场,成为广布黔山的致富果。图为2021年8月18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谷脚镇高堡村,农民抢抓好天气采摘刺梨鲜果。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如今,刺梨在六盘水的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17.56万亩,这个曾经长在深山无人问津的野果子闯出了大市场,成为广布黔山的致富果。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贵州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推动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有力推动产业发展、农民致富。
       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株株猕猴桃树枝繁叶茂,许多村民正在除草、修枝……“村民的积极性这么高,以前想都不敢想。”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君十分感慨。2012年,公司刚开始在米箩镇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时,以固定工资雇用村民到种植基地干活,但种下去的树苗成活率极低,当年就亏了800多万元。要推动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原有的运营模式。正在这个时候,“三变”改革在当地推行。公司经过讨论,决定尝试让村民“入股”: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每年每亩有保底分红,挂果后还有利润分成。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入股农户进行管理,每亩地块给予承包村民30%的股权。
       “地还是我的,我还有股份,每天干活还有劳务费。”而今,米箩镇俄戛村村民李如明这个种田的“老把式”,不仅是猕猴桃产业基地的管理员,还跟着公司猕猴桃种植专家学习技术,成为了当地的土专家。“将所有与猕猴桃基地相关的收益算下来,一年约有五六万元的收入。2015年我们一家脱贫了,现在全家的生活蒸蒸日上。”李如明感慨地说。
       沉睡的资源活了起来,分散的资金聚了起来,老百姓的日子好了起来。“‘三变’改革把国有企业、村集体、民营企业、农民连成一个共同体,形成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模式,有利于盘活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六盘水市相关负责人说。
       党支部要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陶营村党支部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帮助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以“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全力打造玛瑙红樱桃产业。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是陶营村的特色做法。陶营村党总支书记肖军介绍说,陶营村认真践行“四个留下”,即“坚持选优配强,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坚持党组织领办,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坚持共同富裕,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坚持改革创新,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并且按照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要求,领办了现代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法人由村党总支书记兼任。通过组织群众加入村集体合作社,建立抱团发展的经济实体,2020年陶营村党总支领办的村集体合作社收入达102万余元,群众分享了村集体合作社收益,昔日的“空壳村”彻底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强村,有效提升了党总支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
       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贵州既是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又是我国石漠化严重的省区之一,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破坏了就很难恢复。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的要求。2013年和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贺信,为贵州进一步办好生态文明论坛和推动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要求贵州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在西部地区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等制度改革,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湖)长制,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贵州13个方面30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入列,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前些年,位于贵州兴义市的万峰湖网箱养鱼泛滥,不仅阻塞主航道,还导致湖水富营养化,局部水域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臭水湖”。从2018年开始,贵州全面取缔网箱养鱼,沿湖居民退渔还湖,转产上岸,促进生态系统修复,以制度硬约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图为如今的万峰湖。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水清岸美、鸟飞鱼跃,8月的乌江,倒映着湛蓝的天空与逶迤的青山,船行过,阵阵水波荡漾,宛若一幅水墨画。船上是定期前来巡河的民间河长——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茅坡村村民高玉山。高玉山过去曾在江边网箱养鱼,3年前他响应政策号召拆除网箱,在乌江边开了农家乐。2020年他主动申请应聘成为民间河长。“我们民间河长和政府河长一样,一旦发现问题,都可以联系相关部门解决。依靠河长管理,水域治理力度不断加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来游山玩水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高玉山说。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要治理,还要建设、要发展。贵州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在黔贵大地风生水起,“绿色经济”和“美丽产业”比翼齐飞,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板贵乡,曾经山高坡陡,土层贫瘠,近3/4的土地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用双手在贫瘠的石山上搬石造地,植树保土,大力发展花椒种植,如今的板贵乡,青山椒香,绿荫草茂。铜仁市依托优良生态资源,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梵净山珍·健康养生”绿色优质农产品泉涌般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全面禁渔生态修复,曾经污浊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水体,现在成了乌江画廊的一江碧水,加上民族风情绚丽,森林植被蓊郁,如今的化屋村成为众多游客的“心头好”。
       贵州用生态绿色描绘发展底色,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协同推进,有效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剪刀差”,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广大群众的“幸福增长点”。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新时代的赶考路,贵州如何作答?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的总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
       “四新”和“四化”,“四新”是主抓手,“四化”是主目标,共同构成了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蹄疾步稳——
       在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铁路货场,一列货运专列到达后,10余名工人开着叉车有序地把货物运进仓库。“物流港每天货物吞吐量可达1万吨左右,主要到达货物以粮食、城市快消品、钢材等为主。”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斌说。
       今日之贵州,正依靠扩大开放闯新路,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用好纳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规划机遇,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乡村振兴绘就富美新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久仰镇基佑村因地制宜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协同发展,让村庄更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如今,全村6400米水泥串户路、250盏太阳能路灯、172个水冲式卫生厕所等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让村民生活更加便捷,村支书杨胜信心满怀:“乡村振兴在路上,我们基佑村可不能掉队!”
       今日之贵州,正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带动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
       数字经济“逆势上扬”——
       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施工现场,施工车辆来来往往,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中心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正加快推进。
       “作为贵安新区重点打造的15个大型数据中心之一,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目前中心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建成。”贵安新区产业发展局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汪军介绍,“项目建成后,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将发挥华为管理数据存储中心、IT维护工程师基地、员工内部培训实习基地三大功能,平均每年将有1万人左右进入到园区进行全景化实战培训、实习等。”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20年,贵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增速超过15%。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6.3%;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5.6%。同时,通过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加快深度融合,深度融合指数达到41.1,比开展融合前的2017年提升了7.3……大数据对贵州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日益崭露。
       今日之贵州,正强化大数据赋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坚定不移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生态文明厚植绿色家底——
       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曾被联合国专家视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石旮旯,老支书文朝荣一心种绿护绿,留下“绿色银行”泽被后世,而今的海雀村瓜果飘香、满目苍翠,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2020年的1.6万元,森林覆盖率超过70%,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吴得高说:“党的政策这么好,脱了贫,日子还会越过越好!”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20年,贵州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增速超过15%。大数据对贵州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日益崭露。2021年5月26日至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办。图为5月27日,工作人员在介绍“一码贵州”数据平台网络销售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世界自然遗产全国最多,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
       今日之贵州,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和绿色制造专项行动,不断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贵州高质量发展底气十足。
       以精神的力量书写发展新篇章
       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青瓦丹柱、灰砖白墙,二层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古朴大方的遵义会议会址坐落于此。每天,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贵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当年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1934年,党中央在贵州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向黔北地区进军的重大决策。随后,中央红军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为贵州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要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激励着贵州各族儿女坚守初心使命,让贵州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巨变。
       一弯水渠,寄托着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村民摆脱贫困的梦想。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天渠”,彻底结束了草王坝“滴水贵如油”的历史。如今,渠道边上修建了木栈道,村子里也陆续开办了农家乐和民宿。到2020年底,团结村人均纯收入达1.18万元,每年进村参观学习、休闲旅游人数超过30万人次。
       一条隧道,承载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着几十户村民开山凿石,前后历经13年,把大山凿穿,开出了一条长200多米的通车隧道,让麻怀村的出山路程从2个多小时缩短至15分钟。如今,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原来的木房子基本上变成了砖瓦房,90%以上的家庭有了摩托车,小孩入学年龄由原来平均10岁提前到了6岁……
        一份初心,凝结着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热血和汗水。脱贫攻坚大浪淘沙、英雄辈出。贵州共有4.5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用汗水、用青春、用生命谱写着一曲曲战斗壮歌,209名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英勇牺牲。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干部群众培育了“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将其内化为攻坚克难的品格要素,外化为狠抓落实的实际行动,成为贵州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激励贵州儿女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际,贵州各族干部群众正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