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黎平县积极探索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以“优、实、好”三字经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做 “优” 法律服务惠农措施,夯实乡村法治根基。一方面,黎平县依托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为重点人群开辟 “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8件,其中涉及农民工案件31件,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接待法律咨询1100余人次。同时,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形成线上30秒、线下30分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真正做到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抓 “实”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构建和谐乡村环境。首先,构建以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为龙头、乡镇调解委员会为骨干、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为基础的三级调解网络体系,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其次,通过集中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升调解能力,今年已组织调解员培训200余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此外,创新调解方式,推行 “互联网 + 调解”,建立矛盾纠纷联调联动机制,开展 “流动调解” 服务,成效显著。
办 “好” 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乡村法治意识。在内容上,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宣传教育,结合乡村实际案例讲解法律条文和解决途径。在形式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服务、法治文艺演出等线下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线上内容,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等宣传阵地。在分类施教上,针对乡村干部、青少年、农民等不同群体开展相应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举办了乡村振兴干部能力培训班8场次,开展各类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48万余份,受教育群众26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