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打好“1+9组合拳”探索乡村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12 00:00
|
来源:侗乡网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2021年,我县申报获批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分别是中潮镇佳所村大寨和双江镇黄岗村黄岗侗寨。为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设、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展现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福的贵州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黎平县探索形成“1+9”工作推进方案模式建设示范试点,为全县、全州、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有益探索。
“1+9”工作推进方案是针对每个试点村各项建设设计的总共10个工作方案,“1”即试点村总体工作推进方案,由试点村所在乡镇结合试点村现有实际和“一方案两规划”编制;“9”即试点村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宜居农房建设、村庄清洁、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9个方面工作推进方案,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州生态环境局黎平分局、县林业局等7家单位在深入调研摸底试点村的基础上指导乡镇编制。
筑牢基层堡垒,探索乡村治理。一是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实施红色堡垒、红色头雁、红色文化、红色提质、红色服务、红色关怀“六大工程”为抓手,在试点村建立党员承诺践诺档案,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强化党员队伍日常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村干部、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良好格局。二是探索“两联三亮”模式。“两联”即1名支部委员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10-15户农户,以“串联网”式建立结对关系,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农户,通过联党建、联宣传、联安全、联治理等形式,引导农户共同参与到村务共管、治安共抓、发展共谋、大事共议、难事共解。“三亮”即支部书记亮实绩、党员亮身份、党员亮承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1名党员至少为群众办好1件实事的要求,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诺任务清单,设置“党员承诺墙”,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将党员参与支部活动和村级事务、服务群众等情况纳入积分制管理,让党员在“比学赶超”中相互促进。三是推行“寨管委”模式。由试点村寨老、乡贤等组建“寨管委”,实行“3+N”管理模式,发挥好保洁员、管水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寨管委”委员作用,组织开展日常维护管理,明确专人包保管护村级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协助村“两委”加强对村内矛盾纠纷等日常事务的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四是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组织试点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寨老和乡贤召开座谈会,对村规民约条款逐条进行审定和完善,组建村规民约执行小组,在试点村执行村规民约奖励金制度,实现法治、自治、德治有机统一。
强化文化文明宣传,提振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多举措实施“文明新风传播”行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入户、广播、鼓楼会议、宣传标语等方式,千方百计加大对“乡村文明行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结合试点村实际,召开群众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对扫黑除恶、婚丧嫁娶、环境卫生整治等作出相关规定,建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等“五老”队伍组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三是实施“乡村文化浸润”行动。由镇文化站牵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举办好以“侗年”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依托试点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规划引领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如在佳所村组建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1支,成员20人,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1支15人,加大对农村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如黄岗村组建侗寨大歌队5支,成员100人,传播侗族文化,传承侗族大歌精神。
发挥资源禀赋,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在佳所村推行“一三五”模式发展茶叶产业。通过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结合佳所现有1600余亩茶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借鉴和利用全省典型经验“反租倒包”模式推进实现“一三五”发展目标,动员和鼓励农户实施茶叶种植和参与管理经营,培训出一批茶叶生产加工业务能手,力争在三年内新建茶叶基地1500亩,即2021-2023每年新建500亩,实现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100亩以上。目前2021年计划新建的500亩茶叶基地已完成梯带复垦80亩,种植完成80亩。二是在黄岗村发展“糯鱼鸭”种养殖和茶叶种植产业。黄岗村是“糯鱼鸭”侗族千百年农耕文化保留地,是侗族原生文化的“活化石”,利用这一特色,在黄岗村发展“糯鱼鸭”4500亩,衍生出糯米酒、稻鱼、咸鸭蛋等特色食品,带动了旅游研学、农耕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余万元。同时,计划两年内在黄岗村新建茶叶基地1000亩,即2021-2022每年新建500亩,目前2021年计划实施的500亩已完成种植385亩,剩余的115亩正在有序开展种植工作,预计2022年3月前完成种植。三是发展特色产业。除了在试点村发展茶叶和“稻鱼鸭”主导产业外,还根据群众发展意愿在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如在佳所村种植60亩黄桃,目前已经完成种植24亩;在黄岗村已种植灵芝2万棒,2022年计划新增种植5万棒,灵芝种植规模将达到7万棒。
解决“小厕大民生”,抓好“厕所革命”。组织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试点村卫生厕所情况进行排查,对没有卫生厕所的农户进行登记,以奖补的形式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厕所改造。2021-2023年,佳所村计划完成新建卫生厕所(包括改厕)141户,目前已启动建设58户,已完成10户;黄岗村计划完成新建卫生厕所(包括改厕)94户,已启动建设2户,已完成建设2户。
联动上下做宣传,垃圾治理有实效。一是加强上下联动,实现无害治理。在县、镇、村的协作推动下,利用试点村所在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对生活垃圾开展集中收集、转运工作,达到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压缩箱满即转运”的要求,实现试点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垃圾减量。积极引导好试点村村民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认识,做到战线统一,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焚烧炉(池)整治,严禁就近焚烧、填埋或非正规堆放垃圾等行为,共同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是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分别配备佳所村20个、黄岗村10个垃圾桶,保障试点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
凸显群众主体地位,改造宜居农房。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发动试点村村民开展农房“一分三净五改”,结合群众意愿共同制定宜居农房改造“一户一方案”,建设农户理想的宜居宜家农房。目前,佳所大寨有农房改造意愿138户,已完成71户“一户一方案”的制定并获得群众签字认可,已启动了卫生厕所(包括改厕)建设、电改、改厨、小青瓦修整等工作;黄岗侗寨有农房改造意愿243户,目前正在制定“一户一方案”。
树立村庄美化“我有责”,打造整洁村寨。一是发动群众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村内河塘沟。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清理道路、公共场所、房前屋后、村内河塘沟的可见垃圾和畜禽养殖粪污,整理合理放置生活生产农具和农产品,保持村寨的干净整洁。如在黄岗侗寨开展“小手牵大手”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全村小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和白色垃圾清理实践行动,带动全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减少白色垃圾的乱丢乱扔,建设美丽村庄。二是建立卫生保洁队伍和巡查制度。通过收取卫生费的方式,在试点村长期聘用3-6名环卫工人对村寨内公共区域进行日常维护,并压实护林员、就业援助岗人员责任,将村寨内相关路段、河段、水沟进行分段明确专人专管。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村干、寨老等“老资辈”“管事老”作用,组建一支村规民约执行小组,具体负责监督村寨群众的行为规范,特别是环境卫生习惯养成,对发现的乱堆乱建、乱涂乱画、乱丢乱放以及不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批评教育并计入村级“总账”。三是拆除废弃建筑物。组织村“两委”、村组干部动员群众拆除废弃棚架、圈舍、厕所和禾仓等,保障村寨的安全和整洁,目前佳所村的废弃建筑物已全部完成拆除,黄岗侗寨已完成13处废弃建筑物的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更换房屋、禾仓遮盖,从木皮、蓝铁皮更换为小青瓦。通过摘除废弃建筑物和更换遮盖,提升了试点村的人居环境。
夯实基础建设,达到污水能治理。一是在黄岗村实施黄岗生态旅游示范点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共修建污水主管道1760米,污水支管2260米,入户管2610米,新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终端一座,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完成坑塘整治147处,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实现黄岗村寨内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在中潮镇佳所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项目包括实施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内容,目前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基本完工,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正在紧张建设,预计今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推行建设“三园”行动,实现村庄绿化。通过推进建设“三园”行动,保证村内道路绿化美化全覆盖,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栽植适于本地生长的树木、花草,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提高绿化层次和品味,体现村寨绿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目前佳所村已完成菜园、花园建设50户,黄岗村完成15个花池的堆砌。(陈正、朱玺)
“1+9”工作推进方案是针对每个试点村各项建设设计的总共10个工作方案,“1”即试点村总体工作推进方案,由试点村所在乡镇结合试点村现有实际和“一方案两规划”编制;“9”即试点村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产业发展、“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宜居农房建设、村庄清洁、生活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9个方面工作推进方案,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乡村振兴局、州生态环境局黎平分局、县林业局等7家单位在深入调研摸底试点村的基础上指导乡镇编制。
筑牢基层堡垒,探索乡村治理。一是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以实施红色堡垒、红色头雁、红色文化、红色提质、红色服务、红色关怀“六大工程”为抓手,在试点村建立党员承诺践诺档案,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强化党员队伍日常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村干部、党员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良好格局。二是探索“两联三亮”模式。“两联”即1名支部委员联系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10-15户农户,以“串联网”式建立结对关系,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农户,通过联党建、联宣传、联安全、联治理等形式,引导农户共同参与到村务共管、治安共抓、发展共谋、大事共议、难事共解。“三亮”即支部书记亮实绩、党员亮身份、党员亮承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1名党员至少为群众办好1件实事的要求,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诺任务清单,设置“党员承诺墙”,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将党员参与支部活动和村级事务、服务群众等情况纳入积分制管理,让党员在“比学赶超”中相互促进。三是推行“寨管委”模式。由试点村寨老、乡贤等组建“寨管委”,实行“3+N”管理模式,发挥好保洁员、管水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等“寨管委”委员作用,组织开展日常维护管理,明确专人包保管护村级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协助村“两委”加强对村内矛盾纠纷等日常事务的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四是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组织试点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寨老和乡贤召开座谈会,对村规民约条款逐条进行审定和完善,组建村规民约执行小组,在试点村执行村规民约奖励金制度,实现法治、自治、德治有机统一。
强化文化文明宣传,提振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多举措实施“文明新风传播”行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入户、广播、鼓楼会议、宣传标语等方式,千方百计加大对“乡村文明行动”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起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结合试点村实际,召开群众会议制定村规民约,对扫黑除恶、婚丧嫁娶、环境卫生整治等作出相关规定,建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等“五老”队伍组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实现“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三是实施“乡村文化浸润”行动。由镇文化站牵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举办好以“侗年”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的节日活动。依托试点村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规划引领乡村文化、民俗文化。如在佳所村组建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1支,成员20人,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1支15人,加大对农村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如黄岗村组建侗寨大歌队5支,成员100人,传播侗族文化,传承侗族大歌精神。
发挥资源禀赋,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在佳所村推行“一三五”模式发展茶叶产业。通过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结合佳所现有1600余亩茶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借鉴和利用全省典型经验“反租倒包”模式推进实现“一三五”发展目标,动员和鼓励农户实施茶叶种植和参与管理经营,培训出一批茶叶生产加工业务能手,力争在三年内新建茶叶基地1500亩,即2021-2023每年新建500亩,实现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100亩以上。目前2021年计划新建的500亩茶叶基地已完成梯带复垦80亩,种植完成80亩。二是在黄岗村发展“糯鱼鸭”种养殖和茶叶种植产业。黄岗村是“糯鱼鸭”侗族千百年农耕文化保留地,是侗族原生文化的“活化石”,利用这一特色,在黄岗村发展“糯鱼鸭”4500亩,衍生出糯米酒、稻鱼、咸鸭蛋等特色食品,带动了旅游研学、农耕文化产业的发展,2021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余万元。同时,计划两年内在黄岗村新建茶叶基地1000亩,即2021-2022每年新建500亩,目前2021年计划实施的500亩已完成种植385亩,剩余的115亩正在有序开展种植工作,预计2022年3月前完成种植。三是发展特色产业。除了在试点村发展茶叶和“稻鱼鸭”主导产业外,还根据群众发展意愿在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如在佳所村种植60亩黄桃,目前已经完成种植24亩;在黄岗村已种植灵芝2万棒,2022年计划新增种植5万棒,灵芝种植规模将达到7万棒。
解决“小厕大民生”,抓好“厕所革命”。组织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试点村卫生厕所情况进行排查,对没有卫生厕所的农户进行登记,以奖补的形式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厕所改造。2021-2023年,佳所村计划完成新建卫生厕所(包括改厕)141户,目前已启动建设58户,已完成10户;黄岗村计划完成新建卫生厕所(包括改厕)94户,已启动建设2户,已完成建设2户。
联动上下做宣传,垃圾治理有实效。一是加强上下联动,实现无害治理。在县、镇、村的协作推动下,利用试点村所在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对生活垃圾开展集中收集、转运工作,达到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和“压缩箱满即转运”的要求,实现试点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推进垃圾减量。积极引导好试点村村民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认识,做到战线统一,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焚烧炉(池)整治,严禁就近焚烧、填埋或非正规堆放垃圾等行为,共同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确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是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分别配备佳所村20个、黄岗村10个垃圾桶,保障试点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集。
凸显群众主体地位,改造宜居农房。按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发动试点村村民开展农房“一分三净五改”,结合群众意愿共同制定宜居农房改造“一户一方案”,建设农户理想的宜居宜家农房。目前,佳所大寨有农房改造意愿138户,已完成71户“一户一方案”的制定并获得群众签字认可,已启动了卫生厕所(包括改厕)建设、电改、改厨、小青瓦修整等工作;黄岗侗寨有农房改造意愿243户,目前正在制定“一户一方案”。
树立村庄美化“我有责”,打造整洁村寨。一是发动群众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村内河塘沟。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清理道路、公共场所、房前屋后、村内河塘沟的可见垃圾和畜禽养殖粪污,整理合理放置生活生产农具和农产品,保持村寨的干净整洁。如在黄岗侗寨开展“小手牵大手”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全村小学生每两周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和白色垃圾清理实践行动,带动全村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减少白色垃圾的乱丢乱扔,建设美丽村庄。二是建立卫生保洁队伍和巡查制度。通过收取卫生费的方式,在试点村长期聘用3-6名环卫工人对村寨内公共区域进行日常维护,并压实护林员、就业援助岗人员责任,将村寨内相关路段、河段、水沟进行分段明确专人专管。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村干、寨老等“老资辈”“管事老”作用,组建一支村规民约执行小组,具体负责监督村寨群众的行为规范,特别是环境卫生习惯养成,对发现的乱堆乱建、乱涂乱画、乱丢乱放以及不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批评教育并计入村级“总账”。三是拆除废弃建筑物。组织村“两委”、村组干部动员群众拆除废弃棚架、圈舍、厕所和禾仓等,保障村寨的安全和整洁,目前佳所村的废弃建筑物已全部完成拆除,黄岗侗寨已完成13处废弃建筑物的拆除,并投入40多万元更换房屋、禾仓遮盖,从木皮、蓝铁皮更换为小青瓦。通过摘除废弃建筑物和更换遮盖,提升了试点村的人居环境。
夯实基础建设,达到污水能治理。一是在黄岗村实施黄岗生态旅游示范点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共修建污水主管道1760米,污水支管2260米,入户管2610米,新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终端一座,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完成坑塘整治147处,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实现黄岗村寨内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以上,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在中潮镇佳所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项目包括实施农村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内容,目前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基本完工,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正在紧张建设,预计今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推行建设“三园”行动,实现村庄绿化。通过推进建设“三园”行动,保证村内道路绿化美化全覆盖,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栽植适于本地生长的树木、花草,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提高绿化层次和品味,体现村寨绿化特色和精神风貌。目前佳所村已完成菜园、花园建设50户,黄岗村完成15个花池的堆砌。(陈正、朱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