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 卢雍政介绍贵州代表团学习讨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时间:2022-10-20 09:06
  |  
来源:天眼新闻

1129071294_16661805957921n.jpg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贵州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介绍了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卢雍政介绍说,贵州代表团39名代表,肩负着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185.5万名党员的重托。连日来,全团上下沉浸在热烈、深思、感悟、奋进的讨论氛围中,这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反映了全体党员的心声、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擘画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影响着人类命运的美好未来。

 

1129071294_16661856073901n.jpg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卢雍政还分别回答了澳门日报、甘肃省广电总台记者关于贵州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以下刊发集体采访实录。

 

  澳门日报记者:我们知道,大数据、大生态是贵州两大名片,请问目前贵州在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哪些重要进展?下一步还将如何继续发力?

 

  卢雍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些年来,我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高水平保护和生活高品质提升协同并进。在发展大数据方面,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我们还获批建设了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的枢纽节点,成为8个全国“东数西算”的枢纽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的红利,使得我们绿色经济的占比达到了4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2.12%,我们“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也位居全国第一,有3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成果列入了国家推广清单。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贵州的旅游业在疫情发生前,我们无论是游客接待的人次还是旅游总收入都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现在恢复的态势也非常明显。绿水青山正在成为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我们将持续擦亮大数据和大生态两张名片,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一是深挖数据的“钻石矿”。继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壮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培育信息技术服务的产业集群。二是用好绿色“不动产”。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山地产业和生物科技。同时,以文旅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甘肃省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今天出席的几个代表团当中,甘肃、贵州、云南过去脱贫任务都是非常重的,贵州实现了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全族脱贫,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甘肃也是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我想请问三个代表团的发言人,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都有怎样的安排和打算?

 

  卢雍政: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要求,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精彩篇章。全省92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192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脱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

 

微信图片_20221019223150.jpg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代表团学习讨论二十大报告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记者在分会场举手提问。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做好巩固和衔接的工作,首先是要防止规模性返贫,这也是头号民生工程。我们坚持政策不断档,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把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任务。我们坚持责任不放松,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压实部门和地方双责任。我们坚持力量不减弱,继续向脱贫地方派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我们坚持监测不遗漏,实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不返贫。

 

  在此基础上,我们念好“富、美、安”三字经,全力落实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重要要求。一是发展乡村产业“壮体”,用好贵州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做好宜农、宜工、宜游等不同特色的产业文章。二是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三是加强乡村治理“铸魂”,把自治、德治、法治结合起来,加快移风易俗、加强乡村治理,留住美丽安逸的浓浓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曾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我们热忱地欢迎大家走遍大地神州,感受多彩贵州,感受千百万贵州群众洋溢的充满幸福感的笑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闵捷